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首页 正文

马衍坤教授:含预制钻孔煤体承载破坏应变场与声发射响应真三轴试验

2024年07月01日 09:54  点击:[]

含预制钻孔煤体承载破坏应变场与声发射响应真三轴试验

作者:

马衍坤1,2,李笑笑1,2,翟少彬1,2,黄勤豪1,2

单位:

1.安徽理工大学 煤矿深井开采灾害防治技术科技研发平台

2.安徽理工大学 矿山安全高效开采安徽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01摘要

利用具有可视窗口的煤岩真三轴试验系统,开展了含不同孔径预制钻孔的煤体真三轴承载破坏试验,借助数字图像相关(DIC)和声发射(AE)分析方法,研究了煤体承载破坏过程的应变场与声发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含预制钻孔煤体呈现出拱形破坏裂纹,拱形裂纹区面积、声发射峰值能量及宏观裂纹数量均与孔径呈正相关。煤体承载破坏过程中,孔周煤体逐渐出现应变集中,孔壁发生掉渣、破裂现象,声发射信号开始活跃;随着应变集中程度的加剧,孔壁煤体剥落现象逐渐严重,使孔壁两侧对称出现“V”形破坏区,而“V”形破坏区底部则出现了沿最大主应力方向扩展和延伸的竖向裂纹;当孔周煤体应变集中区域逐步发展为蝴蝶形态时,钻孔上方煤体开始向钻孔空间移动,竖向裂纹则沿最大主应力方向快速扩展并向水平方向偏转,声发射信号急剧增加并达到能量峰值;竖向与水平方向裂纹交汇形成拱形裂纹,而拱形裂纹所包裹的煤体则被分割为独立块体,随后声发射信号明显减弱。

02创新点

针对常规真三轴力学试验系统不可视的问题,本文利用具有可视窗口的煤岩真三轴力学试验系统,采用DIC和AE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含预制钻孔煤体开展了真三轴力学加载试验,直接监测获得了试样破坏过程的表面图像,分析了含预制钻孔煤体承载破坏过程的应变场与声发射响应规律,进而阐明了钻孔区域煤体的动态破坏特性。

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单轴压缩条件下,含预制钻孔煤体主要呈现贯通的剪切裂纹形态,而真三轴条件下含预制钻孔煤体的裂纹形态更为复杂。孔壁出现“V”形破坏区,沿最大主应力方向的紧邻钻孔区域呈现拱形裂纹区,拱形裂纹区面积和裂纹数量基本随孔径增大而增大/加。

(2)根据声发射累计事件数和能量变化,试样破坏过程可分为:裂纹萌生、裂纹稳定扩展、裂纹非稳定扩展和裂纹贯通等4个阶段。声发射信号在裂纹萌生阶段开始活跃,在裂纹稳定扩展阶段持续活跃,在裂纹非稳定扩展阶段急剧增加并达到能量峰值,在裂纹贯通阶段明显减弱。试样破坏过程中声发射峰值能量随孔径增大而增大。

(3)应变场演化过程与实际拱形裂纹及塌陷区形成过程良好对应。裂纹萌生阶段,孔周煤体逐渐出现应变集中,孔壁发生掉渣、破裂现象;裂纹稳定扩展阶段,孔壁煤体剥落现象逐渐严重,使孔壁两侧对称出现“V”形破坏区,而“V”形破坏区底部则出现了沿最大主应力方向扩展和延伸的竖向裂纹;裂纹非稳定扩展阶段,孔周煤体应变集中区域逐步发展为蝴蝶形态,钻孔上方煤体开始向钻孔空间移动形成塌陷 区,竖向裂纹则沿最大主应力方向快速扩展并向水平方向偏转;裂纹贯通阶段,竖向与水平方向裂纹交汇形成拱形裂纹,而拱形裂纹所包裹的煤体则被分割为独立块体。

03部分图表

单轴压缩下试样破坏形态

真三轴应力条件下试样破坏形态

声发射累计事件数、能量和应力随时间变化曲线

25mm试样各阶段声发射RA-AF分布

应变集中区识别及面积计算方法

第一作者介绍

马衍坤

安徽理工大学,教授。现任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安徽省青年拔尖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深地工程多场耦合动力灾变试验仪”(主要参与者),主持或参与其它国家及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

研究方向:

含瓦斯煤岩动力灾害机理与防控预警。

主要成果:

始终坚持围绕“含煤岩动力灾害机理与防控”卡脖子难题,坚持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攻关,在煤岩体高效致裂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煤岩体水力压裂及“水力-爆破”耦合致裂技术,并在企业得到转化,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本文引用格式:

马衍坤, 李笑笑, 翟少彬, 等. 含预制钻孔煤体承载破坏应变场与声发射响应真三轴试验[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24, 53(3): 497-508.

MA Yankun, Ll Xiaoxiao, ZHAl Shaobin, et al. The true triaxial test of strain field and acoustic emission response of bearing failure of coal with prefabricated borehole[J].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2024, 53(3): 497-508.

上一条:“新锐科学家”专题 | 马衍坤教授:震动载荷多次作用下烟煤孔裂隙结构演化特征试验研究 下一条:李金虎副教授:煤中原生活性位点的水−气掩蔽效应及脱附后煤体的常温氧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