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师资人才 正文

唐明云

2021年08月01日 17:35 

115D0

教授风采

唐明云(1978.2- ),男,汉族,江西南丰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安徽省科技评审专家,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通风安全与健康专业青年常务委员,金属矿山期刊优秀审稿人。

主要研究方向:矿山通风与安全,锂电池防火

教学工作

主讲《传热学》《设备安全学》《渗流力学》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主持省级重大教研项目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各1项,主编教材1部,发表教研论文4篇;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指导学生在中美创客大赛、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大赛等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6项,其中二等奖以上3项。

科研工作

(一)概述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重点项目各1项,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其它纵横向课题30余项;研究成果获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第一作者授权发明专利6项;合著专著1部;在《Journal of Power Sources》《煤炭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检索20余篇。

(二)科研项目(5个代表性)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O2驱替煤层瓦斯相态演化规律与效能优化调控机制研究,2026.1-2029.12,5257422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煤层气注热开采中蒸汽-热-煤岩的互馈机制研究,2018.1-2021.12,51774014.

3.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深井高瓦斯工作面煤岩采动变形与瓦斯运移互馈机理,2016.3-2018.2,2016M592034.

4.企业委托课题,极近距离煤层预防上覆采空区煤层自然发火有害气体下泄综合治理研究,2023.4-2023.12.

5.企业委托课题,360606工作面沿空留巷开采条件下自然发火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2024.4-2025.7.

(三)科研奖励(5个代表性)

1.煤矿粉尘职业危害防治与尘肺病早期预警技术与应用,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25年,第6.

2.淮南矿区钻孔预抽瓦斯关键技术研究,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19年,第3.

3.基于分布式光纤的煤炭自燃监测和预警系统,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17年,第3.

4.煤矿采掘工作面粉尘危害工程防护关键技术与应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24年,第11.

5.安徽理工大学煤矿粉尘防控与职业安全健康创新团队,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创新团队奖,2023年,第8.

(四)著作和代表性学术论文(5个代表性)

1. Visual and algorithm-based spray dust reduction platform: Development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Process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25, 107729.

2.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advancing speed on the dynamic distribution laws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hazard zones and high-temperature points in goaf area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s,2024, 109559.

3. Study on the impact of temperature-dependent aniso2tropic thermal conductivity on thermal diffusion in lithium-ion batteries,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24, 235333.

4.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烟煤润湿性能影响的分子模拟及实验,煤炭学报,2024,49(7):2986-2996.

5. 考虑蒸汽相变煤层气注热开采数值模拟研究,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2,39(2):370-379.

(五)代表专利(5个代表性)

1.一种下向穿层钻孔瓦斯测压时的排水装置及方法(发明专利),ZL201610486214.3,2018年.

2.一种纯机械式采空区束管取气装置及方法(发明专利),ZL201710486723.0,2019年.

3.一种抽出式通风浅埋煤层矿井的地表漏风检测方法(发明专利),ZL202010350876.4,2021年.

4.一种注气对煤层气在煤岩中的解吸渗流影响的测试装置及方法(发明专利),ZL201710043012.6,2022年.

5.一种降尘效率考察试验系统及方法(发明专利),ZL202011454753.1,2023年.

 

 

上一条:秦汝祥 下一条:江丙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