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首页 正文

这五年|安全学院坚持全链条发力,聚力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共融互促

2024年07月15日 23:13  点击:[]

五载砥砺绽芳华,春华秋实谱新篇。五年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坚持党建领航,围绕“双一流”创建奋斗目标,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各项事业都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新进步,书写出高质量发展的亮丽答卷。

 

坚持政治引领,筑牢事业发展根基

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在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五年来,学院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加强学院班子建设,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为学院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障。

安全工程系教工党支部获评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全工程系教工党支部唐明云工作室获批首批全省高校“双带头”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学院党委入选第二批安徽省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安全工程系教工党支部入选安徽省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荣获全国总工会职工小家、安徽省教科文卫体系统职工创新工作室1个。在人民网、新华网、安徽日报等各类主流媒体发表宣传报道稿件200余篇,为学校发展赢得了良好声誉,学校年度综合考核学院连续五年被评为优秀等次。

 

坚持人才强院,组建一流师资队伍

围绕“双一流”创建目标,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坚持引才育才稳才并举,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人才,厚植人才发展沃土,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打造出一支高素质创新型师资队伍。

新增国家高层次人才2人,申报万人计划1人(已完成答辩)、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已推荐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增安徽省“特支计划”3人,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人,安徽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含后备人选)3人,安徽省高端人才杰出人才1人、领军人才特聘教授1人、领军人才教学名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人,安徽青年五四奖章1人、孙越崎青年科技奖1人、霍英东青年科学奖二等奖1人、中国煤炭学会最美科技工作者1人、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煤炭技能大师1人、全国煤炭青年科技奖1人;“安全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坚持优势特色,推进一流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五年来,学院始终坚持学科建设龙头地位,锚定“双一流”创建目标任务,整合资源配置,突出重点难点,强化优势特色,开展有组织的学科建设,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学科生态不断改善,学科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凝练出深部煤炭安全科学与精准开采、瓦斯治理与动力灾害防控、火灾科学与爆破安全技术、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四个底蕴厚重、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建设粉尘防控与职业安全健康新方向,提出“理工医交叉融合、医教研协同创新,职业安全健康、工业粉尘防治与医学一体化发展”路径。牵头成立教育部应急与安全产教融合联盟矿山安全专业委员会,成为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矿通风与安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工业防毒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主办3次学科相关国际会议。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先后入选安徽省唯一特别支持高峰学科,安徽省“十四五”省属高校两个I类高峰学科之一,总建设经费3.6亿元。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位列A-,实现了安徽省属高校A类学科零的突破。

 

坚持思政育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以本为本,思政育人,积极推进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下好学校人才培养关键棋,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安全工程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第四次顺利通过工程专业再认证。长三角区域安全工程专业教研室获批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项目,实现我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大突破。“矿井智能通风与安全实验教学数字化建设及应用研究”项目获批教育部实验教学和教学实验室建设研究项目立项。获批全国煤炭行业优秀教学团队1个,安徽省教学创新团队3个;荣获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一等奖4项;入选安徽省卓越教学名师、教学名师4人;获批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2项,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20余项;获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10余门,5部教材获批省级一流教材建设,6部教材获煤炭教育协会规划教材建设,《通风工程》入选教育部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课程思政指南建设课程;《采动围岩-水-瓦斯耦合响应规律及应用》教材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

 

坚持科技创新,服务国家地方发展

紧紧围绕学校“十四五”科学研究专项规划的目标和要求,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四个融入”发展战略,推进“三进”工作,聚焦学术前沿,勇担社会责任,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双向联动,助推学校科研质量和影响力提升。

在国家重大仪器研制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重点项目(1项)方面取得历史性突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项,国家重点研发课题7项,省部级课题46项,总经费约1.5亿元。先后签订横向课题402项,总经费21313万元,其中合同金额500万元以上的横向课题11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41项,其中省一等奖8项,省技术发明奖1项,行业协会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获行业创新团队奖2项。获批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高质量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95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37项;出版学术专著16部。

 

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培养时代新人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立院办学、育人育才全过程,心怀“三有”“三到”办学育人理念,推进五育并举,传承和弘扬以袁亮院士为代表的煤炭安全科学家精神,强化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精准开展学生资助,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与指导,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护航学生成长成才。

学院获批中国科协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1个团支部获“全国煤炭行业五四红旗团支部”,1人获“全国煤炭行业优秀共青团员”,1人获安徽省大学生年度人物,3人获安徽省“‘十佳’‘百优’大学生”,1名毕业生参评2021年煤炭行业建功立业优秀毕业生,1人获中国电信奖学金•飞Young奖,15人获得孙越崎奖学金。1人获评“安徽好人”,3人获评淮南好人,4名学生无偿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学院成为学校捐献造血干细胞最多的学院。在安徽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征文、主题配乐朗诵比赛、校园读书创作活动等省级活动中获奖20余项。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互联网+”大赛等省级及以上科技创新赛事中奖项250余项;本科生撰写专业论文50余篇、获批专利60余项。获评安徽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2个。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95%,就业学生中70%以上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2022届、2023届、2024届,连续三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超50%,升学率超普通“双一流”高校。

 

新时代新征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将以学校第八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为契机,继续紧盯本科教育,紧扣“安全科学与工程+”建设,在“严”字上锤炼党性,在“化”字上做文章,在“高”字上求创新,在“优”字上下功夫,为高质量发展赋能,为学校“双一流”创建做出更大贡献。

撰稿:安全学院 沈晓萌、周亮

核稿:金德

上一条:神东煤炭集团来我校安全学院调研交流 下一条:安全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关闭